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交媒体档案信息传播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交媒体档案信息传播初探
摘要:档案的传播与接受是社会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档案服务机构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档案信息的公共传播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在分析社交媒体特性、档案传播与社会记忆的基础上,认为推进社交媒体档案传播创新,应基于社交媒体特性创新档案文本形态、传播及推广方式,促进传统档案信息与社交媒体传播的深度融合,从而全方位实现档案社会价值,发挥档案建构真实的社会记忆并教育人民的功能。
一、引语
大多数国家都重视保存和传承档案遗产。没有档案遗产,文明就没有记忆,也就没有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机制,对档案资料信息的利用度往往决定了历史事件的当代价值实现。档案是第一手的历史,通过对档案信息的利用与传播,能够帮助公众了解过去,从而服务当下、展望未来。可以说,档案传播是社会记忆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媒体兴起之后,档案信息能够以数字形式快速传递,传统档案馆也由此从物理空间延伸到了线上的赛博空间。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7.72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就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7.53亿,这个数字比2016年底增加了5734万人,增长速度非常之快。[1]在全体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6年的95.1%发展到97.5%,可以说是人数持续攀升。同时期微信朋友圈、qq空间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7.3%和64.4%。一些知名的社交网站如知乎、豆瓣、天涯使用率均有所提升,分别达到了14.6%、12.8%和8.8%。在此背景下,顺应现代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充分重视年轻一代接受信息的全新模式,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与新兴媒介传播技术的融合成为新时代国家对档案事业的新要求。